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?

点赞
分享

复制链接

微信扫一扫

儿童心理

一.家长普遍教孩子分享的几种方式

当一个朋友来家里玩时,孩子就是不把玩具分享给别人,家长会怎么办?

家长一般会使用这三招:

1.      讲大道理说教

家长一般会教育孩子,分享是美德,让孩子学会分享,但一般这招很难见效。


2.      用物质诱惑孩子

家长会奖励孩子,告诉孩子自己可以给他买个更好的,鼓励他把手里的玩具分享给别的孩子。


3.      强制孩子分享


二.这三种方法的弊端

这三种方法并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意义。因为家长抢走了本该属于孩子的社交责任,没有让孩子体会到社交的情绪。

社交当中,人们可以体会到各种情绪,包括愤怒、快乐、焦虑、难受。这些情绪是社交的因素。

社交的本质是情绪的流动。社交不是一个规则,而是由情绪来促动的,所以当人感到内疚的时候就会道歉,当一个孩子喜欢另一个孩子的时候,就会和他分享玩具。

而家长通常的做法却切断了孩子的社交体验。如果一个人从小情绪和行为是脱节的,那他长大以后就会变成讨好别人或者符合规则的人。

 

三.引导孩子行为的四个步骤

让孩子体会到情绪之后,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,引导他进行四个步骤。

第一步,让孩子明确问题所在。

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时,先让孩子明确问题所在。因为有时候家长只看到了行为,而忽视了行为背后的动机。

第二步,引导孩子体会双方情绪。

问问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,再引导孩子去体会别的孩子的情绪,这样也能培养孩子的同理心。

第三步,与孩子共同寻找解决办法。

先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,不要急着否定,而是与孩子一起商量,看看有什么好的答案。

第四步,让孩子评估解决方案的后果

让孩子评估所有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,再让他选择一个最佳的。

这四步是解决社交的基本流程。

 

四.三个基本的思维模式

那如果孩子提不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怎么办呢?

其实有时候并不是道德层面的问题。孩子缺乏社交能力往往是缺乏思维能力的结果。

思维模式1:因果关系。

懂得因果关系的孩子才知道,他分享玩具的时候对方会开心,而他抢玩具的时候对方会难过。

 

思维模式2:知道别人也有感受。

镜像神经元天生少的孩子很难感受到别人是开心还是难过,但镜像神经元也可以通过训练来锻炼。

 

思维模式3:事情有不同的解决方法。

当孩子被人抢玩具了,他只知道哭是因为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解决方法。

学会社交的前提是具备基础的思维能力。训练孩子的分享社交能力要从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开始做起。

 

五.怎样训练孩子的基础思维模式?

训练孩子的基础思维能力,家长多聊这六个词,这样孩子的能力可以得到相应提升。

第一组词叫是与不是。这是基础的是非观,而有些孩子却不知道。

第二组词叫和或者,举个例子,你可以这样,或者你还可以什么样子。

平时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多带这些词,这样孩子就会有选择性的思维。

第三组词是一些和所有,比如你要玩所有玩具还是分一些给小朋友,这构成了全部和局部的关系。很多孩子都不知道。

第四组词是之前和之后,这个构成了因果关系。比如你被欺负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,你打他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。

第五组词是现在和以后,用这些词来分时段。很多孩子不知道他的玩具分享给别人之后还能拿回来,尤其两岁多的孩子,还没有这些概念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,他玩完之后,你就可以玩了。

第六组词是相同和不同,相同的人相同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方案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。

这些词家长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使用,比如吃饭、开车还是带孩子、逛超市。

举个例子,比如今天我们要买水果,买苹果还是梨呢?这是或者的关系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比如我们来超市之前我们干嘛了,我们去玩超市之后我们应该干嘛,这是时间的关系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比如这些苹果所有都是绿色的,还是只有一些是绿色的。

 

在生活里面经常使用这六个词的孩子,不仅社交能力会强,而且学习也好,逻辑能力也强。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看待孩子,那些所谓的自私的孩子,并不是道德差,而是缺乏了思考逻辑。

 

家长答疑:

 

问题一:

雪扬妈妈:这种社交问题,很多都归咎于父母。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这一辈怎么处理这些问题。我的家庭里面有三个孩子,他们肯定会碰到一些争执,而我个人不太会过多干涉孩子之间的问题。我会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。那么这样的话父母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介入孩子的社交。实际上等孩子情绪发泄掉了,他们自己就把事情理清了。

 

唐歌:我们说的教父母成长,是指家长要先审视自己的情绪。

而我们所说的不干涉,实际上指我们带着引导的目的,引导孩子的感受与父母的感受。

 

问题二:

玥玥妈妈:我碰到的问题是孩子和小朋友们的一些分享。如果出现这种问题的话,我会对孩子说,让他把玩具给小朋友们玩一玩,大家一起分享才会开心,但他就不理解,他就会坚决拒绝,不会和别人分享,然后我就会转一个话题,让他玩别的东西,适当地向他妥协。

我会尝试给他讲一些分享的好处,如果他没办法接受的话,那我尊重他的物权意识,我不想他变成老好人。分享有好处也有坏处。

我应该一直让他保持同理心的状态吗?

唐歌:同理心的发展是有一个状态的,但我们的教育要始终保持。你可以给孩子提意见,但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做决策。要充分体会孩子情绪里发生了什么,再让孩子自己去选择。

不管分不分享,家长去做这样的引导,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同理心。


儿童心理

知子猫送福利火热进行中

知子猫送福利火热进行中